
呼~~終於可以正常發文了。
先來寫這個可愛的蔬菜-----娃娃菜。

前陣子有在臉書上提到,我在市場看到這個長得很妙的蔬菜,於是決定要來嘗試看看。
蔬菜攤上都寫著這個叫「娃娃菜」,可是.....台灣有一種蔬菜也叫娃娃菜啊~~

左邊那個長得像是迷你版的白菜就是常見的娃娃菜,所以猛然看到「娃娃菜」這個名字會有點混淆。

這兩種蔬菜,完全無相關的喲。

查了一下資訊,原來,這款蔬菜是從四川引進的,
它的名稱叫「抱子芥菜」(四川當地人多稱這個為「兒菜」),這就很清楚,這是芥菜的一種,
只是傳到台灣來,台灣菜農就改變了其稱呼,叫這蔬菜為「娃娃菜」或是「人蔘菜」等。
這菜喜歡冷涼的氣候,盛產期是12月~2月。
蔬菜處理方式很簡單,就先把那些突起的側芽給一一拆下,不用去皮;但中間粗的芯就稍微去除硬皮,
仔細的清洗乾淨後,就按著要料理的菜色把蔬菜給切成適當的大小就好。

因為側芽縫縫有時候會卡住一些髒污,清洗時多留心。
當初猶豫著要用這芥菜搭配什麼一起炒,攤販老闆娘是說可以跟肉一起炒,可是我不想炒肉,
表妹說之前舅媽有用干貝(乾)炒這娃娃菜,很好吃,
冰繃!!!!!
對吼,這是芥菜啊,芥菜跟海鮮還蠻搭配的,畢竟我也是吃過干貝燴芥菜吶~~~
只是礙於手邊沒有干貝乾(用完都沒去補貨... XD),但,我有蝦皮喲!!!(居然連蝦米都不是...:p)

所以,就用最簡單的材料來料理啦...
材料:
娃娃菜 1棵
大蒜 適量
辣椒 適量
薑 適量
蝦皮 適量
鹽 少許(蝦皮也可以換成蝦米、干貝乾等食材)
作法:
1. 把娃娃菜洗淨、處理切好後,備用。
2. 鍋裡放入蝦皮、辣椒、大蒜、薑絲(或薑末)爆香後,放入娃娃菜拌炒,最後加入一點水,燜燒煮軟,

先把增添香氣的佐料爆香才好放入蔬菜,

放入娃娃菜後拌炒一下,

接著就是加入一點水,蓋上鍋蓋燜煮至蔬菜煮透。
3. 最後加鹽調味後即可盛盤上桌。

很簡單的海味娃娃菜就完成囉!!!
這娃娃菜不用先燙過再料理,因為蔬菜本身很嫩、也沒有什麼苦味,
因此不需要那個汆燙的過程,直接料理即可。
娃娃菜吃起來,有芥菜的風味,但不苦,應該說只有一點點淡淡地苦味而已;口感像菜心,很嫩、很好吃。
我覺得那這娃娃菜來煮排骨湯或是雞湯等也應該是非常美味的。
附錄:
01.28 當天晚餐

那天懶得煮飯,所以請小鍾下班順道去買了炒麵跟炒飯回來(炒飯是我的),
然後搭配之前煮的關東煮,正好還剩下一些,這餐就全部吃完;另外就是炒了娃娃菜,這餐就很豐富啦!!

呼~~滿足的一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